辉瑞二季度营收超预期增长;美国卫生部终止5亿美元mRNA疫苗合同;智飞生物开展登革热疫苗早期研究
辉瑞2025年二季度营收146.53亿美元,同比增10%超预期,净利润29.1亿美元,上半年营收283.67亿,同比增1%。公司上调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至2.9-3.1美元,股价当日收涨5.1%。产品中,抗凝药Eliquis收入20.03亿居首,新冠疫苗同比增95%至3.81亿,口服药增71%至4.27亿,新冠业务成增长重要动力。
肿瘤领域产品表现分化,Padcev等多款药物增长显著。合作方百欧恩泰同期收入也因新冠疫苗合作增长。
8月1日,有投资者询问智飞生物是否研发基孔肯雅热病毒疫苗。公司回应称,目前未布局该疫苗,但已开展同为虫媒传播的登革热疫苗早期研究。
同时,公司会持续关注基孔肯雅热疫情趋势,依据疾病负担和市场需求制定应对策略。由于药品研制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相关项目的研发进度、结果及上市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按进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22年5月猴痘疫情暴发后,Ⅰ型和Ⅱ型猴痘病毒在欧洲多国传播。截至2025年7月28日,欧盟/欧洲经济区29国累计确诊24995例。过去七周,12个成员国新增94例,其中德国56例最多,西班牙14例次之,法、荷等国紧随其后。
欧洲疾控中心8月1日称,多数人群感染风险仍低,但夏季旅行和“骄傲月”可能加剧传播,需提高对这种可通过疫苗预防疾病的重视。英国今年英格兰地区报告14例,多与有Ⅰb型猴痘流行国旅行史相关。目前欧美已普及JYNNEOS等安全有效的猴痘疫苗。
2025年7月31日,路易斯安那州卫生部门通报17例创伤弧菌感染病例,均需住院治疗,其中4人死亡。75%的病例与伤口接触海水有关。相比过去10年同期,该州年均仅7例病例、1例死亡,今年病例数和死亡数显著上升。创伤弧菌天然存在于温暖沿海水域,5 - 10月数量较高,可通过伤口接触海水或食用生/未熟海鲜(尤其是牡蛎)感染,重症者可能截肢,约五分之一患者死亡,部分在一两天内病逝。
卫生部门建议,伤口者避免接触咸水;接触后需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免疫力弱等人群慎食生海鲜,处理时戴手套。此外,美国墨西哥湾东部的佛罗里达州今年也报告11例感染及多起死亡。
2025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卫生部门报告多例由古巴输入的登革热和奥罗普切热病例。泛美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同为蚊媒传播的基孔肯雅热可能成为该州新的健康隐患。
截至2025年8月5日,古巴报告8例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病例,马坦萨斯省佩里科市确认暴发疫情;佛罗里达7月已确诊4例输入性病例,来源地包括玻利维亚、巴西等。基孔肯雅热可通过疫苗预防,美国有两种疫苗可选。此外,2025年佛罗里达已有59例古巴输入的登革热病例,2024年则有103例赴古巴等疫区旅行者感染奥罗普切热。美国疾控中心建议赴古旅行者提前1个月咨询疫苗接种事宜。
研究指出,停止成人破伤风和白喉加强针每年可为美国节省10亿美元,且这类接种或无必要。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团队经20年研究发现,儿童疫苗接种计划成效显著,使这两种疾病已极为罕见。
当前疾控中心建议成人每10年接种一次加强针,但研究显示,儿童接种后免疫力持久,且英美法等国数据表明,无成人加强针也能维持低发病率。停止成人加强针还可与其他儿童疫苗接种建议保持一致,节省的资金可用于疫苗宣传等其他医疗领域。
此次终止涉及莫德纳、辉瑞等生产商及埃默里大学等研究机构,是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主导的疫苗政策重大调整。肯尼迪称,这些mRNA疫苗项目未能有效防护新冠、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卫生部将把资金转投其他疫苗项目。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