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独居老人消防安全从生活细节做起!
部分独居老人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安全培训,常因用火不慎、卧床吸烟和电热器具使用不当等而引发火灾。一旦发生火灾,由于惊慌恐惧和行动不便极易造成悲剧的发生。
独居老人爱收集旧物、杂物,经常把大量的废弃纸箱、衣物、塑料瓶等易燃可燃物品堆放家中,不舍得丢弃,这样的习惯不仅会使家中存在火灾隐患,还会影响到安全逃生。
部分独居老人使用蚊香驱蚊、烧火做饭,并且不注意火源附近存放的物品是否是易燃、可燃物品。还有的老人在家中烧香拜佛,佛堂、香炉附近堆放的可燃祭品等,都是很大的火灾隐患。
老年人大多爱节俭,对家中电器抱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想法,电器超过使用年限后不肯丢弃更换。部分老人家中的私搭乱接电线,电线没有穿管保护,这些现象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子女应多陪伴、照顾老人,家中如有行动不便的老人,要有专人照看, 尽量不要让老年人独居在家。子女外出务工要定期回去探望老人,提高老人消防安全意识,杜绝不良生活习惯,及时帮助老人排查家中的火灾隐患。
提醒老人不要卧床吸烟、乱扔烟头,应彻底掐灭后再丢弃到垃圾桶。家中若有佛堂或香炉,要及时熄灭,清理烟灰,不要在周围摆放可燃物。告知老人不要在楼道、门厅、绿化带等地焚香、点烛、烧纸祭祀。
定期帮助老人检查燃气管道,清理灶台和烟道油污。提醒老人不在灶台周围放置易燃物。做饭时人不能离开,出门记得关火、关气。
告知老人要安全使用电器,手机充完电要拔掉充电器,出门要及时关闭电源。不私拉乱接电线,不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老旧电器及时更换。电动车要在指定地点停放、充电,不能飞线充电,不要入室充电。
在老人家中配备好灭火器、防烟面具、手电筒、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等防火、灭火和逃生器具,并教会他们使用。
提醒老人若发生火灾,不可贪恋财物、不盲目救火,第一时间撤离火场,并呼救和拨打119报警。无法逃生时要在窗口或阳台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等待救援。
社区及物业应对独居老人定期上门入户开展巡访,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帮助老人及时清除可燃物,并提醒家属、监护人做好安全陪护。对于年龄较大、行动不便、消防安全风险程度较高的纯老家庭,加强关心关爱和宣传引导。
8月4日,山西晋城6名游客在山区被“人头蜂”群攻击,路过骑手紧急救援并送医。据了解,6名游客(含3名成人、3名儿童)在山区上厕所时,随行宠物狗惊扰附近蜂群,引发“人头蜂”群起攻击,游客上车后马蜂也钻进车里,追着他们,多人头部被蜇伤。
一、天气实况昨日安徽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水,其中六安、安庆、池州、芜湖、黄山市和宣城等地局部有大到暴雨,有63个站暴雨,最大绩溪金沙黄土坑123.9毫米。上述强降水区有124个站出现短时强降水,最强绩溪扬溪67.7毫米/小时(5日20时)。
8月5日,有网友拍摄视频显示,广东清远新建的“北江水上娱乐运动中心”部分设施在暴雨中被冲走。该水上乐园于8月2日正式开业运营,仅三天后便遭遇此次意外。
一男子与已婚女子网恋奔现 同居6年后生下两女儿 不料她出走不归 律师解读: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周口坠亡妇产科主任亲属再发声:她一家四人从医,孙子孙女都不到6岁,80多岁老母亲哭得撕心裂肺(南方都市报)
综合新华社等媒体8月5日报道,美国海岸警卫队5日发布2023年6月“泰坦”号深海潜水器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这份300多页的调查报告概述了事故的关键调查结果、事故主要成因以及其他因素。报告认为,事故主要原因是美国海洋之门勘探公司在“泰坦”号的设计、认证、维护和检查流程中存在缺陷。
外卖送货上门方便了很多人的生活但上海一小区却被外卖员集体“拉黑”有外卖小哥加价5元转单都无人接单近日,上海浦东仁恒公园世纪小区的外卖配送规定引发骑手集体吐槽。
“政事儿”8月6日从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章寿禹8月4日晚在贵州因病去世。
热浪与暴雨同时席卷中国大地,35摄氏度高温与100毫米降水正在南北两端各自上演“水火之战”。今日全国高温版图再度扩张,四川盆地、重庆、湖北西部等地深陷“火炉模式”,局地气温突破40摄氏度!
8月5日下午,四川达州一架直升机因故障紧急迫降失火烧毁,两名机组人员安全撤离。网友现场目击救援直升机冒烟起火,“飞行员下来才报的警”“直升机燃起来了。”8月5日,有四川网友发视频称,一架直升机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