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南海交锋不到72小时 3艘印度军舰将抵南海给菲撑腰
近日,央视军事频道披露了2024年南海多场激烈交锋的细节,画面中中国海警船与菲律宾公务船在黄岩岛、仁爱礁等海域的紧张对峙引发全球关注。
然而就在就在舆论热度未减之际,印度军方宣布,三艘精锐军舰将于72小时内抵达南海,与菲律宾海军展开联合巡航,此举被外界视为印度公开为菲律宾“撑腰”的举动,使得南海地缘政治博弈骤然升温。
     
近日,央视军事频道首次公开了2024年南海多场激烈交锋的完整细节,将仁爱礁对峙、美菲联合挑衅等事件的惊心动魄画面呈现于公众视野。
2024年6月17日凌晨,南海仁爱礁海域上演了一场“斧头vs步枪”的较量,央视曝光画面中,菲律宾“卡拉延号”运输船关闭AIS定位系统,以22节高速冲向仁爱礁,试图向非法坐滩25年的“马德雷山号”破军舰运送加固建材。
     
菲方船员随即向海警指挥台泼洒pH值低至2.3的强酸液体,腐蚀海警队员制服,并掏出M-16与AR-15步枪对峙,关键时刻,中国海警以斧头、甩棍等非致命武器直面枪口,高喊“有枪了不起?冲我来!”
     
在万吨海警船舰炮锁定、052D驱逐舰火控雷达瞄准、战机导弹待发的战略威慑下,菲方士兵溃败,一名特种兵跃海逃生,另一人手指被夹断。
     
当既成事实发生后,对事实的诠释便成为第二个战场,中国这次一反常态,选择通过官方纪录片直接公开了菲律宾人员持枪的画面。
这一举动,如同一颗投入舆论场的震撼弹,通过路透社、法新社等国际媒体的迅速转载,瞬间将菲律宾精心编织的“受害者”叙事撕得粉碎。
     
全球网络热搜榜上,“菲律宾武装挑衅”的词条,取代了往昔“中国欺凌”的陈词滥调,紧随其后,中国海警局宣布执法频次同比激增40%,用行动为影像证据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注脚。
菲律宾的表演则显得笨拙而拙劣,过去,他们擅长将自己的操作失误(比如船员断指)描绘成中方“暴力执法”的结果。
     
可是在这次持枪对峙的镜头里,菲方船员一边颤抖地举着枪,一边疯狂刷新手机屏幕的画面,这暴露出他们对外部舆论声援的极度依赖和内心深处的虚弱。
而在这种时刻,正当地区局势紧绷之际,一则重磅消息传来,印度海军三艘军舰将在72小时内抵达南海,公开为菲律宾“撑腰”的消息,无疑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菲律宾斥巨资从印度购得“布拉莫斯”导弹,其约350公里的射程,被马尼拉吹捧为“游戏改变者”,可这枚棋子,在中国射程超1000公里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面前,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在这场不对称的较量中,参战双方的舰队体量悬殊得令人咋舌,印度的表演则充满了矛盾与割裂,其国内媒体和智库高调宣扬海军的南海之行,试图将其塑造成对地缘对手的有力“惩戒”。
     
然而其海军宣传片中,水兵在“维克兰特”号航母甲板上表演“战士瑜伽”的魔幻一幕,却被外界普遍解读为一种行为艺术。
这种既想展示硬实力、又想输出软文化的拧巴姿态,恰恰暴露了印度在战略上的焦虑与不自信,活脱脱一场“精神分裂”。
     
中国在南海常态化部署的力量,有排水量1.3万吨、搭载112个垂直发射单元的055型驱逐舰,以及同样破万吨的“海南舰”,它们与052D型驱逐舰和海警船队一道,构筑起一道移动的海上长城。
反观印度派往南海的特混编队,由“德里”号驱逐舰等四艘舰船组成,其最先进的国产驱逐舰排水量也仅在8000吨级别。
     
编队中新增的“INSSandhayak”号是一艘专业测量舰,显然,它的任务是试图通过提升战场感知能力,弥补印度在硬件上的巨大差距。
菲律宾主动拉拢印度,本质是其在美“印太战略”下的棋子逻辑,借域外势力对抗中国,蚕食着中国的南海权益,而马科斯政府无视中方劝解,频繁挑衅的背后,是美国持续煽动的影子。
     
菲律宾的剧本可谓简单粗暴,冲滩成功,便大肆渲染为“伟大胜利”,一旦受挫,则立刻转入“冷处理”,试图淡化事件,支撑这个剧本的底气,是他们深信不疑的护身符,《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但谁曾想,当剧本开幕之后,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竟只送来一纸不痛不痒的声明,最富戏剧性的反馈,发生在冲突过后,特朗普一句我其实并不介意你与中国交好的声明,让菲律宾人好一阵错愕。
     
印度的剧本则宏大得多,那是一场多目标战略投机下的“东进政策”,在南海展示军事存在,可以顺理成章地平衡中国在印度洋的活动。
向南海国家兜售武器,能将地缘影响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而积极投身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则能大幅刷高自己的国际身价。
     
为此,印度海军的行动逐年加码,从最初的“专家交流”和“体育赛事”,一步步升级为直指争议核心区的所谓“安全与救灾演习”。
这些剧本背后,域外导演的影子若隐若现,美国、日本和印度,被视为支撑菲律宾的“铁三角”,美国提供的是无处不在的情报支援,“仁爱礁特遣队”在冲突海域抵近侦察,日本则承诺提供6艘二手驱逐舰。
     
然而这些支持绝非没有代价,部署在吕宋岛的美军导弹,其发射密码至今未与菲方共享,而日本二手军舰高昂的后期维护费用,对菲律宾海军本就紧张的预算而言,究竟是补药还是泻药,答案不言自明。
     
菲律宾在仁爱礁的挑衅,换来的是其侵权船只被强制拖离的结局,更促使中方在该海域构建永久性拒止屏障的决心,管控模式也从被动应对转向了主动塑造。
同样,当印度军舰抵达菲律宾,准备与接收了“布拉莫斯”导弹的菲军展开演习时,中国人民南部战区立刻发布通告,组织海空兵力在黄岩岛展开战备警巡,这是一种毫不含糊的直接回应。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