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天浙大学生的文章就上了《科学》杂志

科学教育 25
  本报讯日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团队在Science(《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而在署名中,有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的身影和2017级生物医学专业罗凯闻的名字。   罗凯闻在斯坦福大学进行暑期研学,才学习了73天,就交出一份Science(《科学》)的成绩。他是怎么做到的?   罗凯闻说:“如果未来希望进入学术界发展,成为一名生物医学方向的独立研究者,暑期研学将成为你感受真实科研生活的一扇窗,在训练你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思考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的同时,让你仔细思考自己是否适合选择科研这样充满未知挑战,需要强大韧性的方向。”

  本报讯日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团队在Science(《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而在署名中,有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的身影和2017级生物医学专业罗凯闻的名字。

  罗凯闻在斯坦福大学进行暑期研学,才学习了73天,就交出一份Science(《科学》)的成绩。他是怎么做到的?

  罗凯闻说:“如果未来希望进入学术界发展,成为一名生物医学方向的独立研究者,暑期研学将成为你感受真实科研生活的一扇窗,在训练你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思考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的同时,让你仔细思考自己是否适合选择科研这样充满未知挑战,需要强大韧性的方向。”

  有一次,斯坦福大学的亓磊老师到浙大来作报告,并有午餐会,欢迎本科生参加。亓磊的主要方向是CRISPR dCas9,即借助酶切位点失活的Cas9蛋白进行对某些基因位点的特异性调控、成像等操作。斯坦福大学自然是暑期研学的好去处,抱着一点点希望,罗凯闻参加了午餐会。

  出于好奇,罗凯闻问了一连串的问题,亓磊很有耐心,还现场指导如何申请暑期研学,于是罗凯闻顺水推舟地问:“如果我要来您这里暑期研学,您会接受吗?”出乎意料,亓磊答道:“发我一封邮件就行。”

  到了斯坦福大学之后,罗凯闻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半睡觉,起码花费11个小时在实验和数据处理上,累的时候,就听听周杰伦、林俊杰的歌。

  “努力自然是必要的,躺在原地不动的人,永远到不了终点。但是在科研中,尤其在生物领域,努力未必有回报。我投入的时间和工作,最多仅20%进入了《科学》杂志的这篇文章中,但我已为此深深感激。要是一开始鄙夷一些机械劳动,眼高手低,估计早就一事无成。”说起暑期研学,罗凯闻颇有感触,“面对科研过程中无数的挫折,重要的是保持兴趣和好奇、努力探求未知。当实验都开始顺利进行,实验结果陆续而出时,你将逐渐体验到科研的快乐,感到有了前进的动力。”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了重要经验。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做客人民网,围绕北京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高考改革等基础教育领域的探索经验,以及如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分享。…

  编者按:2021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起正式拉开大幕。今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将实行“3+1+2”模式。…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