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自己很清楚安排不好阵亡将士的身后事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他们来自朝鲜,跨越万里疆界,以“志愿工兵”或“技术人员”的身份支援俄罗斯,成为库尔斯克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外援力量。
随着战争愈演愈烈,大批朝鲜士兵在异国他乡献出了生命,当他们的遗体被送回平壤,金正恩亲自迎接,眼含热泪为每一口棺椁盖上国旗。
金正恩当然知道,安排不好阵亡将士的身后事,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而他最终所做出的选择,也确实让人值得思考。
俄方当然愿意接受这样的“无偿支援”,人力不够,朝鲜人顶上,装备缺乏,朝鲜还能提供火箭炮与弹药。
由于不熟悉现代化战争的通信系统,语言上与俄军难以协调,加上缺乏对无人机、电子战系统的应对经验,他们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伤亡惨重。
这个数字虽可能存在夸张成分,但从乌克兰与俄罗斯士兵的口述看,朝军确实曾在炮火中“以命填缺”。
韩国媒体《朝鲜日报》报道称,仅通过军火出口,朝鲜就获取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其2022年GDP的80%。
此外,俄罗斯还向朝鲜转让了部分导弹控制系统、卫星技术与电子战设备,使朝鲜的军工科技水平有了新台阶。
那一刻,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批将士不是“工兵”,也不是“志愿者”,而是用生命在为国家兑现某种政治承诺。
据韩国媒体报道,这些将士的遗体被安葬于“祖国解放战争烈士陵园”,也就是埋葬1950年代抗美援朝英雄的高级别墓地。
一个低调的葬礼,不但不影响将士家属的尊重感,也不会引发外界对朝鲜“正在加大参战规模”的猜测,是一种折中的处理方式。
这种安排方式,不管我们如何看待其背后的战略意图,从操作层面来看,确实展现了相当的执行力与政治手腕。
-
上一篇
2025年强烈推荐十大合肥刑事律师 -
下一篇
传媒娱乐板块震荡走强果麦文化涨逾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