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到底是个啥?
说到近些年的火热名词,“人工智能”必须榜上有名。随着去年 ChatGPT 爆火出圈,“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屡次霸屏热搜榜,并被英国词典出版商柯林斯评为 2023 年的年度词。
说到人工智能,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科幻电影里那些拥有人类智慧的机器人,但实际上,人工智能可不仅仅是机器人哦。
人工智能是由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于 1956 年提出来的,当时的定义是“制造智能机器的科学与工程”。
现在的人工智能是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听起来有点绕是不是,文档君来总结一下,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能力,让机器能像人一样去感知、思考甚至决策。
时至今日,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涉及了计算机、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
人工智能看起来是高深的科技,实际上是一个覆盖范围很广的概念。我们的身边,早就有了各种人工智能,例如:自动驾驶、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机器翻译等等。
擅长于某个方面的人工智能,只能执行特定的任务。例如,人脸识别系统就只能识别图像,你要是问它明天天气怎么样,它可不知道怎么回答。
类似于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能够在多个领域表现出类似于人的智慧,能理解、学习和执行各种任务。目前,强人工智能尚未实现,仍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长期目标。
超越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比人类聪明,可以执行任何智力任务并且在许多方面超越人类。尽管超人工智能在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但在实际中只是一个理论概念,目前还没有实现的可能。
机器也是一样的,要让它会思考,就要让它先学习,从经验中总结规律,进而拥有一定的决策和辨别能力,这就是人工智能的核心 ——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通过学习获取新的知识、技能,从而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不断改善自身性能。
简而言之,机器学习就是从数据中通过算法自动归纳逻辑或规则,并根据归纳的结果与新数据来进行预测。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让计算机看到狗时能判断出是狗,就需要给计算机展示大量狗的图片,同时告诉它这就是狗。
经过大量的训练,计算机会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当下次看到狗时,捕捉到对应的特征,得出“这是狗”的结论。
如果算法不够完善,可能会把猫误认为狗,这就需要计算机通过经验数据自动改进算法,从而增强预测能力。
从有标记的数据中学习,即数据中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通过学习已知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来进行预测,如分类任务和回归任务。
例如手机可以识别同一个人的照片(无监督学习),当把同一个人的照片打上标签后,之后新增的这个人的照片也会自动加上对应的标签(监督学习)。
通过与环境进行交互,根据奖励或惩罚来优化算法,直到获得最大奖励,产生最优策略。例如扫地机器人撞到障碍物后,会优化清扫路径。
通过上面的了解,相信大家对机器学习已经不陌生了。那么深度学习又是个啥?跟机器学习有什么关系?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是一种通过多层神经网络来学习和理解复杂数据的算法。
机器通过学习样本数据的深层表示来学习复杂任务,最终能够像人一样具有分析学习能力,能够识别文字、图像和声音等。
与传统机器学习不同的是,深度学习使用了神经网络结构,神经网络的长度称为模型的“深度”,因此基于神经网络的学习被称为“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模拟了人类大脑的神经元网络,神经元节点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通过多层神经网络,数据的特征可以被不断地提取和抽象,从而使机器能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
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适用于处理序列数据,如自然语言处理。
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一种特殊的 RNN 结构,能够更好地处理长序列数据。
在深度学习的加持下,人工智能得以快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拥有一个全新的 AI 时代。
“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一种方法,目的是从数据中学习规律,传统的机器学习需要人工确定数据特征。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