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观察 一条路三重变
仲夏之时,砀山县李庄镇的压路机轰鸣震颤,村民们挥汗如雨,泥浆与汗水交织中,一条承载着希望的新路正在皖北平原上延伸。
与以往传统的工程模式有所不同,李庄镇此轮以工代赈项目,精准地将“赈济”目标锚定在带动就业增收这一关键任务上,果断摒弃了过去“一包了之”的陈旧做法,大胆创新采用“村民自建”这一充满活力的机制,秉持“群众参与、就近就业”的原则,积极吸纳本村及周边的群众投身到施工建设中来,真正实现了让“自己人”修“自己路”。
“过去修路,咱是给‘老板’干活,这回不一样了,从量地划线到拌灰垒砖,都有咱自己出的力!给自己村修路,这干劲能不足吗?”
据了解,1985年到2024年间,安徽以工代赈专项资金总计投入超过120亿元,共建设各类乡村道路超过6万公里,整治农田1500余万亩,建设小型桥梁、涵洞、水塘4000余座,新(修)建堤防、干渠1600多公里,人畜饮水工程9813处、解决了1100余万人的吃水困难问题,治理小流域1000余万亩,铺设各类给水管、雨污水管线余公里等。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处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安徽省在财政部等四部门2021、2022、2023年度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考核中获得“A”等次;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工作推动力度大、总体成效明显”的省份,并获省政府领导肯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安徽省第三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资金5.83亿元,资金投向聚焦县域内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和低收入人口,优先吸纳外资外贸相关企业返乡人员、返乡农民工、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和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支持实施以工代赈项目93个,累计新建各类道路288千米、渠道20.7千米、河道沟渠清淤62千米、修建护坡护岸(挡墙)70.9千米、雨污管网64.3千米、农村小型桥梁(涵)190座等。项目预计带动2.06万名群众务工,预计发放劳务报酬2.74亿元,预计设置公益性岗位25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