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工智能企业xAI公布五年算力目标
据美国务院7月22日消息,美国已向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总干事奥黛丽·阿祖莱通报了美国退出教科文组织的决定。美国务院表示,继续参与教科文组织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据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规定,美国退出该组织将于2026年12月31日生效。在此之前,美国仍是教科文组织的正式成员。
据美国防部7月22日消息,美国启动金穹办公室并任命迈克·盖特林 (Mike Guetlein)担任主任。迈克·盖特林将直接向国防部副部长史蒂夫·范伯格汇报的金穹项目。美国防部称,金穹办公室将与工业界、学术界、国家实验室和其他政府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60天内制定“客观架构”,快速发展和部署金穹防御能力。
据美国陆军7月22日消息,美国太平洋陆军(USARPAC)司令罗纳德·P·克拉克(Ronald P. Clark)会见了新西兰陆军参谋长罗斯·金(Rose King),重申两国之间的军事关系,并进一步加强整个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合作、战备和互操作性。此次会晤正值两国陆军在澳大利亚参加“护身符军刀”演习之际。双方讨论的重点是进一步增强互操作能力、推进联合战备计划以及美国陆军近期的转型工作。双方都承认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并肯定了其在促进地区安全、发展和主权方面的作用。
据MIT Technology Review7月22日消息,日本丰田研究院发布一项关于大行为模型(LBMs,Large Behavior Models)研究成果。相比传统的机器人训练方法,LBMs采用类似大语言模型(LLMs,Large Language Models)的架构思路,能够整合来自多路摄像头(包括机器人手腕和场景摄像头)的视觉信息、机器人自身的姿态和位置等本体感知数据,从而实现平滑而具有预见性的操作。研究显示,通过预训练的LBMs,机器人可以在学习新任务时减少高达80%的数据需求,单一模型能够掌握数百项不同的操作技能。
据大半导体产业网7月23日消息,八亿时空投建的中国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建成。该项目规划了两条全自主设计的产线,以差异化定位覆盖产业全生命周期需求。高柔性研发中试线专为配合国内光刻胶厂商及科研机构“小量多品种”的研发迭代和中试验证需求而设计,高产能量产线主要针对已通过验证、进入稳定量产阶段的光刻胶产品对树脂的规模化需求。八亿时空董事长赵雷表示,公司将依据市场情况逐步扩产能,投入建设更大规模的高端光刻胶树脂产线,计划未来五年具备年产200-300吨光刻胶树脂的生产能力。
据路透社7月23日消息,中国台湾计划启动“十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计划”。该计划旨在到2040年创造超过15万亿新台币(51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努力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根据计划,中国台湾将三项核心技术确定为战略重点:硅光子学、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国台湾希望通过硅光子学与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需求相结合使自身成为硅光子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并利用硬件和信息通信技术供应链,成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重要枢纽。该计划的目标是创造50万个就业岗位,并建立三个国际水平的研究实验室。中国台湾行政院长赵荣泰表示,台湾的目标是利用其信息和通信技术(ICT)领域和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制造能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影响力者和“智能技术岛”。
据路透社7月22日消息,美国人工智能企业xAI计划在5年内上线 Tensor Core GPU的算力。xAI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xAI目前正在建设Colossus2超级集群,同时,用于AI模型训练的首批英伟达GB200/GB300系统将在数周内上线。
据路透社7月22日消息,世卫组织发出紧急呼吁,要求对蚊媒基孔肯雅病毒疫情采取行动。2025年初,印度洋岛屿出现疫情,目前已蔓延至亚洲、欧洲等其他大洲。基孔肯雅病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可迅速引发大规模疫情,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可能导致高烧、关节痛和长期残疾。
据英国政府7月23日消息,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管理局(MHRA)推出《2025年人类药品(修订)(模块化生产与护理点)条例》,允许CAR-T癌症疗法等个性化或时效性治疗的当场配制和给药,类似于化疗药物或抗生素的本地制备,以防止延误治疗或药物过期,从而巩固英国在分散式生产领域的领导地位。
据欧盟7月22日消息,欧盟委员会根据欧盟国家援助规则批准了第二个与健康相关的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IPCEI)——IPCEI Tech4Cure。该项目由法国、匈牙利、意大利、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五个成员国联合投入4.03亿欧元的公共资金,旨在利用数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创造创新医疗设备,进一步发展“预测、预防和个性化(3P)医疗”概念。
据路透社7月21日消息,阿斯利康计划再投500亿美元扩大在美制造和研究能力。这笔投资将资助在弗吉尼亚州新建一家药品生产工厂,以及扩大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加利福尼亚州、印第安纳州和德克萨斯州的工厂,还将升级该公司在美临床试验供应网络。这笔资金是在2024年11月宣布的35亿美元投资的基础上。
据路透社7月21日消息,美国制药公司渤健(Biogen)表示,将向北卡罗来纳州的制造工厂再投资20亿美元。新投资将扩大其开发和生产基因靶向疗法的能力,并增加灌装设施、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该制药商迄今已向北卡罗来纳州的生产基地投资约100亿美元,预计在该州的第8家工厂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据英国政府7月22日消息,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监管局(MHRA)推出一系列医疗器械监管改革的新措施,旨在现代化监管体系,确保患者更快获得最新医疗技术,同时促进医疗技术产业发展。这些改革是英国脱欧后更新医疗器械监管体系的一部分,与政府生命科学部门计划和NHS十年计划相一致。
据双碳情报7月21日消息,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署(ARENA)宣布通过“氢能领先计划”为猎人谷氢能中心(Hunter Valley Hydrogen Hub)提供4.32亿美元,用于支持由可再生电力驱动的50兆瓦电解槽生产可再生氢项目。该项目是ARENA“氢能启动计划”的第二个获资助项目,将设置一个50兆瓦的电解槽,由可再生电力驱动,每年预计生产4700公吨绿氢,并通过管线输送至Orica公司的氨与硝酸铵厂,替代7.5%的天然气用量,温室气体减排量相当于26500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ARENA称该项目是Orica生产设施脱碳以及为采矿业、农业和工业部门生产低碳氨和硝酸铵的重要一步。
据FuelCellChina 7月23日消息,法国工业与能源部宣布启动低碳氢生产支持机制的竞争性对话。作为法国国家低碳氢战略的核心举措,该机制将为中标企业提供生产设施投产后最长15年的支持,助力实现1吉瓦电解产能的战略目标,相关计划已被纳入2025年4月修订发布的国家低碳氢战略框架中,总投入预计达40亿欧元。10个符合要求的项目将参与竞争性对话阶段,对话旨在与候选企业协作完善招标文件草案,使其更精准反映氢能市场的技术特点与经济现实,对话结束后将与能源监管委员会协商确定招标文件最终版本,随后申请者可提交补贴申请。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官网7月23日消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功演示了人工智能驱动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首次实现对海上目标的自动探测、跟踪与识别。该技术在近期美国西海岸飞行测试中,利用内置自主传感器控制,近乎实时地自动区分军用和民用船只,无需依赖传统人工图像解读。其关键突破在于结合了机器学习驱动的自动目标识别(ATR)与自主任务调整能力,能根据探测实时优化雷达任务。该系统部署在低尺寸、重量和功耗(SWaP)的硬件上,支持快速边缘处理,无需大型云端支持。
据海事科技网7月22日消息,美国三名共和党众议员致信Alphabet、Meta、亚马逊和微软的CEO,要求说明是否采取足够措施防范海底通信电缆的国家安全风险。信中特别关切与中国关联实体(如华为海洋、SBSS、中国电信等)参与电缆维护可能带来的威胁,指出中俄存在协同恶意活动模式,近年已发生多起可疑电缆破坏事件。立法者要求企业在8月8日前披露是否发现硬件篡改、信号窃听等违规行为。此行动呼应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近期计划,即拟禁止含中国技术的海缆连接美国。此前美国已叫停四条中美直连海缆项目。
据Bairdmaritime网7月23日消息,韩国韩华海洋与美国子公司韩华费城造船厂签订价值2.52亿美元的合同,将建造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此举标志着美国船厂近50年来首次承建出口型LNG运输船,旨在响应美国潜在政策——要求从2029年起采用美籍船舶出口LNG。通过合作,韩华海洋将向美国船厂转移核心造船技术,后者负责确保船舶符合美国海岸警卫队认证标准。该项目是韩华集团2024年底收购费城船厂后,推动美国造船业重建战略的关键布局。
据共同网7月18日消息,日本文部科学省日前基本决定,新造一艘可装载深海探测器进行航海的母船。据报道,深海探测对于日本开展大地震震源区域研究和稀土开采不可或缺,新母船将采用能装下多台载人和无人探测器的结构,一次航海便能高效开展对海底地形、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调查。除了海洋机构的载人潜水调查船“深海6500”、可下潜至水深8000米处的无人深海巡航探测器“浦岛”,新母船还设想同时装载正在开发的1.1万米航行的无人探测器。新母船将作为现役母船“横须贺”的后继船,力争2030年代建成。
据中国船舶报7月23日消息,中国自主研制的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在江苏无锡命名交付。该船总长110.8米,满载排水量7000吨,最大航速15节,定员80人,续航力10000海里,无限航区。投入运营后,“未来”号主要用于执行绿色智能技术中试验证、深海装备水面支持保障和海洋科学综合调查服务等任务,将填补中国绿色智能设备系统专用中试平台的空白,成为中国船舶工业绿色智能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打通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据海军新闻网7月21日消息,土耳其防务企业HAVELSAN将在IDEF 2025展会上首发人工智能海事平台BLUEVISION。该系统通过实时处理可见光/热成像摄像头数据,实现海上障碍物的探测、识别与地理定位,结合增强现实界面对威胁目标进行色彩编码与分级预警。其核心突破在于全天候作业能力和模块化架构,提供四大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商船设计的防撞导航系统、游艇专用近距障碍检测方案、支持战术定位与非对称威胁识别的军用套件,以及为无人艇开发的自主感知系统。系统采用嵌入式AI硬件,已在实际场景中验证了港口机动、搜救及海岸监视等任务性能。
据TheDefensePost网站7月22日消息,法国完成新型国产MUTANT反坦克自杀式无人机测试。该无人机旨在弥补法国军队空中反坦克力量,并增强国产化自杀式无人机装备水平替代“弹簧刀”-600等国外无人机。该无人机不依赖GNSS卫星导航,采用惯性导航和板载处理,可在强电磁环境中有效运行,巡航时间超60分钟,射程超50千米。目前,法国正在开发RCH-140和RCH-170两个MUTANT版本。
据nextgendefense网站7月20日消息,韩国LIG Nex1公司推出新型模块化导弹的两种变体,实现智能化群组打击。其中,第一型导弹变体重113千克,能够自主飞行,并可根据任务需求配置爆炸战斗部、热成像侦察、电子战等载荷,可灵活变身为多用途无人机平台,将主要用于打击、监视和电子战任务。第二型导弹变体重454千克,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中段和末段制导,将主要用于对陆地和海上目标进行远程打击。
据satellitetoday网站7月22日消息,欧洲Eutelsat公司与英国外交、联邦与发展事务部服务局(FCDO Services)、英国NSSL Global公司签署低地球轨道容量协议,将为英国政府提供OneWeb卫星通信服务。根据协议,Eutelsat公司将为英国政府提供外交任务、警务、应急响应、国防等关键活动,并为英国使领馆提供高速、低延迟的卫星通信连接。NSSL Global公司将为FCDO各领域任务提供端到端管理服务。
据spacenews网站7月21日消息,美太空军开展了“商业增强太空储备”(CASR)系列演习的第二场,旨在测试商业航天公司在轨道危机中增强军事能力的方式,为打造“太空时代民用后备航空队”奠定基础。此次演习聚焦太空域感知,使用了2024年国际通信卫星33e(Intelsat 33e)解体的真实数据,测试CASR合同在卫星面临风险时的启动与协调机制。美太空军曾于2024年为CASR演习与4家太空监测公司签约,金额共110万美元,以应对太空领域的碎片、网络攻击等风险。
据英国亨利·罗伊斯研究所7月21日消息,英国国家先进材料研究所亨利·罗伊斯研究所(Henry Royce Institute)正在通过“工业合作计划”为超材料规模化项目提供新资金,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和产业界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超材料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该项目基于近期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对超材料基础研究和行业发展的大量投资。此次投资支持利用超材料实现关键国家优先事项的项目,包括国家材料创新战略和英国政府变革计划中提出的优先事项,重点支持与英国科学和技术框架所列五项关键技术相契合的项目,这五项技术分别为人工智能、工程生物学、未来通信、量子技术和半导体。据悉,该研究所的“工业合作计划”定期为研究、开发和创新冲刺项目提供资金,以应对各种国家材料挑战。
据先进制造与新材料情报研究7月22日消息,澳大利亚政府投资1000万澳元打造的“绿色金属创新网络”(Green Metals Innovation Network)正式启动。该战略项目旨在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项目由澳大利亚国家科研机构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牵头,与重工业低碳转型合作研究中心(HILT CRC)共同推进,将采用“全澳协同”模式整合科研机构、政府与产业资源,加速本土铁、钢、氧化铝及铝业等绿色金属产业链发展。该创新网络将通过构建全国范围内的科研创新生态体系,重点突破以下关键技术与经济挑战:(1)加速绿色金属生产工艺路线)降低适用于澳大利亚矿石特性与本土条件的新技术开发风险;(3)探索降低新型加工路径成本并提升效能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