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现身俄乌战场?滕建群:俄乌双方的导弹和无人机攻防大战进入白热化
据俄媒报道,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兼工贸部长丹尼斯·曼图罗夫近日表示,俄罗斯的S-350“勇士”防空导弹系统日前首次在自动模式下攻击了目标,也就是无需人类操作,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方式对目标实施了攻击。
据介绍,S-350是一款机动式多通道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2020年2月列装俄罗斯空天军,能够拦截飞机、无人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等目标。
对于俄方宣称S-350导弹系统首次在自动模式下攻击目标一事,军事观察员滕建群认为是有可能的。
俄罗斯军队装备的S-350防空导弹系统,是在S-300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注入了很多人工智能技术,在搜索、拦截目标方面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这表明俄罗斯也在俄乌冲突中试验新型打击平台。
有分析认为,俄军S-350导弹系统以全自动模式参战,表明俄乌双方的导弹和无人机攻防大战正进入白热化。
滕建群表示,俄罗斯主动释放这一消息,除了要向乌克兰展示其防空反导能力的优势外,更有警告、威慑北约之意。
滕建群:美国正计划带着北约向乌克兰提供F-16战斗机,而俄罗斯这种导弹系统一旦投入俄乌战场,肯定会对欧美国家提供给乌克兰的战机构成巨大威胁。
据英国《卫报》报道,在美国军方近日进行的一次模拟测试中,一架由人工智能控制的空军无人机决定攻击其操作员。美国空军发言人在回应相关问题时称,“空军没有进行过任何模拟,美军仍然致力于符合道德和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尽管美方否认此事,但还是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武器化运用的担忧。
我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会大踏步前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会给军事领域的方方面面,比如编制体制、装备研发、作战使用等带来巨大冲击,只不过现在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
滕建群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做出更正确的决定;要警惕有关国家正在不加限制地对人工智能进行武器化开发。
滕建群:如果不加以管控,很可能会造成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滥用,当务之急是有关国家要讨论、形成使用规则。
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正处在大爆发的前夜,美国现在拒绝讨论用国际条约、国际公约限制、规范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完全是出于其自身的需要,值得警惕。
据俄媒报道,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兼工贸部长丹尼斯·曼图罗夫近日表示,俄罗斯的S-350“勇士”防空导弹系统日前首次在自动模式下攻击了目标,也就是无需人类操作,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方式对目标实施了攻击。如果俄方说法属实,此举意味着什么?未来人工智能军事化、武器化的发展前景如何?
-
上一篇
人工智能加速武器自主化进程 -
下一篇
AI驱动:北京银行探索银行新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