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玲:我的大舅大妗

娱乐新闻 15
  六七岁的时候,跟着大舅去赶会,戏台前,大舅见我看不见唱戏,就把我举起来,架在他的脖子上,那一幕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我还跟着大舅去机修厂上班,吃工作餐,虽然是稀饭、馒头、芥菜丝,可当时觉得那饭好吃得不得了。我在车间的大门口玩,大舅和工友们用木头在车床上给我制作小木碗。   大舅结婚后,有了大妗,也一直对我很好,几十年来从不曾怠慢。大妗是心灵手巧的人,当时远在焦作的大姨,给我们捎的除了成品衣,还会扯一些布料,大妗白天去地干农活,晚上熬夜给我们赶制新衣,做的衣服比买的都好看,缝着花边,领口绣着花。

  六七岁的时候,跟着大舅去赶会,戏台前,大舅见我看不见唱戏,就把我举起来,架在他的脖子上,那一幕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我还跟着大舅去机修厂上班,吃工作餐,虽然是稀饭、馒头、芥菜丝,可当时觉得那饭好吃得不得了。我在车间的大门口玩,大舅和工友们用木头在车床上给我制作小木碗。

  大舅结婚后,有了大妗,也一直对我很好,几十年来从不曾怠慢。大妗是心灵手巧的人,当时远在焦作的大姨,给我们捎的除了成品衣,还会扯一些布料,大妗白天去地干农活,晚上熬夜给我们赶制新衣,做的衣服比买的都好看,缝着花边,领口绣着花。

  80年代,大舅与别人合伙承包了果园,每年暑假,水果丰收开始售卖,每家出一个人,记账、收钱,初中生的我,是大舅家的管家,穿梭于果园中,算账,收钱,可神气了。

  我结婚时,居无定所,可大舅大妗执意陪送一套沙发,后来,生女儿时正逢大雪天,大舅大妗骑着摩托,一路跌跌撞撞赶到医院。女儿一岁多时,因我弟弟在焦作住院,我妈分身无术,女儿最终在大舅家住了一个月,才让我们工作无后顾之忧。直至今日,大舅大妗见了我的老公和女儿,都是宝贝的不得了,这大概就是典型的爱屋及乌吧。

  大舅大妗的为人处世,亲戚朋友、乡里乡亲有目共睹。90年代,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小孩,有点弱智,父亲遭遇矿难后,母亲改嫁,娃儿暂居叔叔家,而叔叔家本来就有三个儿子,生活入不敷出。大舅闻讯后,接来跟着他们过,如今30多年了,这孩子还跟着他们,吃喝拉撒照应着,脚大的买不来鞋子,大妗还得一针一线给他做鞋穿。

  后来,果园又来了一位讨生活的老人,老家周口,无儿无女,在大舅家果园干点杂活,混口饭吃。年纪渐长,根本干不了活,就一天到晚蹲着捡石头,也不愿回家。前些年,大舅专程把他送回老家,交给他的侄子们才安心。

  30多年前,大妗身体遭遇红灯,手术后,跟没事人一样,根本闲不下来,地里家里各种活都干,果园里种了各种蔬菜瓜果。10多年后,大妗再次遭遇劫难,再次手术后又平稳过渡到现在。大妗一辈子心境豁达,闲不下来七想八想,一次次战胜病魔,依然笑对人生。

  大舅年轻的时候,在济源煤矿的机修厂上班,下岗后,承包了果园,60岁后突然迷上了书法,于是,从未拿过毛笔的大舅,潜心研究中国书法的运笔、意境、精髓,居然无师自通,挥毫泼墨,下笔如有神了。

  那一年春节前,大舅去洛阳关林批发了纸墨笔砚,为全村老百姓书写春联。后来,在当地红白事上频频练手,书写手法自成一统,方圆几百公里都有人上门求字。对每一幅作品,大舅都能说出寓意来,从此,慕名前来者络绎不绝。

  大舅与大妗,一直在果园居住,修建了一个又一个游园,游园里有假山、流水,栽种着各种花卉苗木,养有猫狗,喂有大鹅。真正达到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人生境界。

  大舅天天练书法,大妗就跟着在石头上画梅花、画公鸡。两人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乐观豁达,待人实诚,每次我们去,走的时候,吃的、喝的,装满后备箱。

  有个好舅,不如有个好妗,几十年来,大舅与大妗见到我们这些外甥、外甥女,都分外亲切,除了父母之外的长辈,大凡只有他们视同己出的疼爱着我们。上学时,在农村大集上碰见,非得给我买件衣服或鞋子才让走。知道老公爱吃饺子,每次约莫着我们去,大妗会提前包好饺子,第二天我们一到,就吃上热腾腾的饺子,走了还得带上事先冻好的,而有时候根本不到饭点,才十点多,就捺着我们吃午饭了。

  老公多次带着他的同事、朋友们,去大舅的小院玩,走的时候也是地里有啥让带啥,大家一直以为那是他亲舅。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