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与创新药齐热京东健康在押什么注?
高盛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A/H股上市创新药公司股价年初至今已上涨78%,AI医疗同样火到发烫,部分A股、港股个股涨幅甚至突破100%。
医疗是一个更加严肃、长期、稳健的行业,它既要兼顾互联网对供需关系撮合的优势,又要对传统医疗体系怀有敬畏之心;既要有硬核的供应链能力,也要有敢于拓荒的胆大心细。
8月14日,京东健康(交出最新中期答卷:今年上半年,京东健康实现营收352.9亿元,同比增长24.5%;过去12个月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亿。
回望2019至2020年,互联网医疗曾迎来一波暴涨。然而随着热度退潮,行业逐渐降温。即使在慢慢回稳的2024年,MSCI 中国医疗保健指数跌幅依然超过19%。外界普遍预测行业将经历一波冷静期,调整后或将以更加稳健的速度发展。
2025年,不论是政策布局,还是消费市场,抑或是技术发展,医疗健康绝对是今年当之无愧的热词之一。
政策方面,医疗健康及其相关产业,被写进政策的优先级清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求培育和发展健康消费领域新质生产力,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消费方面,减重、慢病管理、个性化医疗等细分领域开始活跃。尤其是在“体重管理年”,创新药屡登热搜,减重话题引发全民热议,一度成为社交媒体的自带流量的热点内容。
AI的火热更是给医疗行业加了一把火,木头姐发布的《Big Ideas》报告预言:医疗保健是最被低估的AI应用。到2030年,AI将使药物开发成本降低4倍、癌症筛查效率提升20倍。
从资本市场看,它是创新药与AI 医疗的科技股;从政策与消费层面看,它是互联网+医疗的长期领跑者;从前沿技术布局看,它率先押注 AI 智能体,为未来预留了先手棋。
政策红利、消费回暖、技术赋能,三重力量叠加,京东健康正处在行业上行周期的核心位置,走出了一条兼具稳健与想象力的增长曲线
早在2019年,京东健康便已推出1.0版本的AI分诊与智能审方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明确症状、匹配医生,提高问诊效率。2020年,AI分诊进入 2.0 阶段,接入京东健康自建知识库,分诊准确率提升至约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