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最新消息今天
一场备受关注的美俄“普特会”,让俄乌战局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趁着这个机会,普京还特意邀请中国出手相助。
而其中的“担保者”是重中之重,在普京看来,美欧属于利益相关方,自然不合适担任,其他国家分量又不够,所以还得中国出山才行。
早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欧洲国家就曾放话说,一旦俄乌冲突结束,他们会派5万联合军队进驻乌克兰,保护乌克兰的安全。
当时普京直接回应称,如果欧洲真这么干,那俄罗斯只能接受由中国等非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
这次在阿拉斯加会议上,普京又提起让中方介入的要求,他显然看准了欧盟国家不会轻易让冲突画上句号。
所以,俄罗斯提出安全担保应该由“中立的非西方国家”来负责,而不是北约来主导,最理想的选择自然是中国。
8月18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一位俄罗斯记者提了个直截了当的问题:如果乌克兰停火,中国愿不愿意成为乌克兰安全的保障者?
面对这个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显得非常巧妙,她重申了中国的一贯立场,表示:“中国会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
这个回答妙就妙在,毛宁既没有直接拒绝俄罗斯的提议,也没有明确答应,而是巧妙地留了回旋的空间,具体能否实现,就看接下来的磋商了。
况且,中国有没有能力做这个“担保国”是一回事,愿不愿意又是另一回事,这可不是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需要全面权衡的政治决策。
在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时,他放话称“可能两三周后重新审视对华关税”,还说什么俄罗斯地广人稀、中国人口多,两国“根本聊不到一块去”。
特朗普对媒体表示,普京确实有和平的意愿,他也愿意考虑撤军的安排,不过他紧接着又补了一句,乌克兰得自己决定是否妥协。
这明显是在甩锅,把一开始让乌克兰单方面“等通知”的态度,变成了把最终选择权扔给泽连斯基,同时还试图把停火包装成自己的政绩,但乌克兰未必会接受。
至于中国,会不会真正介入,绝不会因为外界的几句话就随便行动,中国更在意的是坚持和平解决问题的原则,专注自身发展,而不是去蹚这一滩浑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