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在联合国讨论AI自主武器问题呼吁制定出AI武器使用规则

人工智能‌ 25
  这些“无人决策者”能够在没有人类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识别目标、锁定敌方发动攻击。它们的出现提高了作战效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   与该技术的快速推进相比,国际社会在制定相关规则方面进展缓慢,几乎可以说停滞不前。自2014年起,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CCW)成员国已在日内瓦多次召开会议,探讨是否应全面禁止完全自主运行、缺乏人类有效控制的武器系统,并对其余类型进行规范。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为此设定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到2026年,各国必须制定出清晰的AI武器使用规则。

  这些“无人决策者”能够在没有人类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识别目标、锁定敌方发动攻击。它们的出现提高了作战效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

  与该技术的快速推进相比,国际社会在制定相关规则方面进展缓慢,几乎可以说停滞不前。自2014年起,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CCW)成员国已在日内瓦多次召开会议,探讨是否应全面禁止完全自主运行、缺乏人类有效控制的武器系统,并对其余类型进行规范。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为此设定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到2026年,各国必须制定出清晰的AI武器使用规则。

  但许多国家之间的分歧让该目标变得困难重重,国际人权组织警告称,各国在问题上的共识仍然遥不可及。

  奥地利外交部军控部门负责人亚历山大·克门特对此发出紧急呼吁:“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专家们所担忧的‘噩梦场景’将可能成为现实。”

  会议本身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外交官们希望通过此次磋商,向那些监管的军事强国施加压力,促使它们重新审视自身立场。

  会议的议程涵盖了传统框架《特定常规武器公约》(CCW)的讨论范围,还扩展到了其他关键议题,包括伦理与人权问题,以及非国家行为体对自主武器的使用。

  活动的组织者希望,这次会议能推动各国在未来的CCW谈判中达成一致,为最终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协议铺平道路。

  组织军事与安全研究员帕特里克·威尔肯表示,“这个问题需要通过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来解决。技术发展得太快了,让机器决定生死的想法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来自“停止杀手机器人”运动的劳拉·诺兰表示,“我们不能指望军工企业自我监管。历史上从未有过哪个行业能真正做到自律,更何况是涉及生死攸关的武器开发。”

  “当前的行业环境缺乏透明度,许多公司在研发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伦理问题或潜在风险。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技术滥用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据未来生命研究所的武器专家统计,目前已有大约200种自主武器系统被部署在乌克兰、中东和非洲等地区。

  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战场上部署了约3000架“兽医”(Veter)自杀式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能够自动识别并攻击目标。

  在加沙地区,以色列也使用了AI系统来识别目标。以色列驻日内瓦使团表示,他们支持多边磋商,并严格按照国际法使用数据技术,但人权观察组织指出,目前关于国际法下的责任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上个月,该组织发布了一份报告警告称,若不对自主武器进行监管,它们不仅会对人权构成威胁,还可能引发全球范围的军备竞赛。

  “我们无法忽视这样一个事实: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这些武器的扩散速度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它们的使用将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人权观察的代表说。

  据组织透露,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更倾向于依赖国家层面的指南或现有国际法律框架,而非推动新的全球性条约。

  美国国防部的一位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并不认为现有法律不足以应对。他辩称,与传统武器相比,自动化武器可能对平民造成的风险更小。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