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带头对中国认输中美这场关税战特朗普已“一败涂地”
对于中美贸易战的结果,在看到了最近发生的事情后,相信每个人都不难得出答案。不过,特朗普和一些美国人,却有着属于自己的“赢学”。
     
只是,在一个个清晰的事实下,特朗普这套“赢学”,可没法说服所有美国人。事实上,即便不愿意,但已经有美媒比如《》这种主流媒体开始艰难承认,在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中,中国正在成为赢家。
最直观的证据自然是数据。在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了5.3%,美国的这一数字则是1.25%。
而在贸易战中,主动发难的美国,也成为了让步的那一方。美方除了下调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外,还暂停了针对中国的部分高科技领域管制。
而在上,特朗普似乎也正在保持谨慎。有消息称,在中国表达反对之后,美方叫停了赖清德“过境”美国的行程。
在一些美国人看来,以上举措都意味着,在与中方的“直接对话”中,特朗普政府并没有占到丝毫便宜。
     
就拿印度来说,在过去数十年来,历届美国政府为了拉拢印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就印度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问题,特朗普政府已经快把印度逼得走投无路。
不过,他们倒不是反对特朗普把目标锁定在印俄关系上。在他们看来,美国需要疏远印度与俄罗斯,但应该使用合适的方式。
同理,特朗普对欧盟、日本等国的做法,在这些美国人眼里也是很不合适的。因为美国还需要靠这些盟友来遏制中国,但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却“羞辱”了他们。
     
一方面是美国正在贯彻特朗普口中的“美国优先”。比如特朗普让美国国际开发署接近停摆,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
在特朗普看来,美国把钱用在这些事情上,对自身没有什么好处。不过另一种观点却认为,美国这是在主动把影响力拱手让人。
说到底,影响力这个东西,很多时候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投入。如果美国缺席了,自然会有其他的力量补上去。
     
不久前,美方宣布,美国国务院将裁员1300多人,其中1100人是文职人员,另有接近250名外交官。受此影响,美国国务院中几百个办公室和职能机构遭到撤销或改制。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这是在精简机构、提升办事效率,但这一说法,显然无法说服所有美国人。在一些观点看来,特朗普此举是在中美竞争中,主动将美国置于不利位置。
当然,这些美国人聊了这么多,最终目的并不是批评特朗普,而是思考怎么才能在大国竞争中,让美国成为更优势的那一方。
     
在他们看来,特朗普有一些做法是正确的,包括与中国“休战”而非“死磕”,这样避免了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同时,特朗普还在持续强化与西太平洋盟友的军事合作。
通篇看下来,这些美国人的观点,确实有一些值得说道的地方,但从根本上说,他们依旧没有脱离“中美对抗”这个思维。
对于特朗普来说,在中国这里碰壁之后,他对中美关系的认知也会比之前清晰一点。他如今缓和中美关系的一些做法,也是两国以及全球愿意看到的。
当然,指望特朗普彻底抛弃他脑海里的那套错误想法,从目前来看也是不现实的。但对于中国来说,相比“听其言”,“观其行”是更加重要的。
即便特朗普再次产生了某些错误想法,中方也有决心和能力,让局势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因此,特朗普最好还是冷静下来,真正做对美国自身、中美关系、对全球各国有益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