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957页
  • 教育部等18部门发文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教育部等18部门发文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芥末堆文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意见》主要部署了三个方面任务:一是在“实”字上下功夫,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二是在“宽”字上做文章,用好社会大课堂;三是在“同”字上找突破,做好相关改革衔接。   针对一些地方和中小学对科学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教育专业师资配备率低、缺口大,实践教学实施程度较低等问题,要健全课程教材体系,完善科学教育标准,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拓展科学实践活动,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十八部门发文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

    十八部门发文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杨湛菲、徐壮)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各方资源有机整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科学教育教师规模持续扩大、素质和能力明显增强,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明显健全,科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   意见要求,各地加强教学管理,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及教材,同时将教辅书纳入监管体系。强化实验教学,并广泛组织中小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场所,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完善试题形式,坚持素养立意,增强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减少机械刷题。加强实验考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 英荔教育:以AI想象力创造力教育助阵中小学科学教育高品质发展

    英荔教育:以AI想象力创造力教育助阵中小学科学教育高品质发展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专门文件,《意见》旨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 【2025年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1~6)一起来学习!

    【2025年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1~6)一起来学习!

      2024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简称“健康素养66条”),启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让每个人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健康科普不能“离谱”(无影灯) --健康·生活--人民网

    健康科普不能“离谱”(无影灯) --健康·生活--人民网

      最近,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个别“网红医生”把健康科普当作牟利工具,假借科普名义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诊,线下引流,直播带货甚至高价开药,还有人通过夸大治疗效果、虚构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敛财牟利。如此乱象,令人忧虑。   在互联网健康科普大潮中,医务人员从诊室走向网络,把健康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值得肯定。然而,少数医生“夹带私货”,其本质是利用专业资质牟取不当利益,严重违反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和广告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事实上,健康科普一旦与商业利益挂钩,不仅会损害医疗行业的公信力,而且会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因此,加大对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科普行为的约束,势在必行。

  • 美国一级生活片 MBA智库

    美国一级生活片 MBA智库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英国政府当地时间13日以“打击普京的战争机器”为由宣布50项新制裁,对象包括5家中国实体。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当天回应说,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恶劣行径,反而罗织罪名制裁中国及其他国家企业,充分暴露了英方的虚伪嘴脸。中方敦促英方立即纠正错误,撤销对中国企业的制裁。

  • 生活百科最新资讯-快科技--科技改变未来

    生活百科最新资讯-快科技--科技改变未来

      生蚝,海鲜中的“明星美味”。无论是小时候课本里“于勒叔叔的牡蛎”,还是夏天路边摊上的烤生蚝,都让人魂牵梦绕,口水直流。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生蚝不仅美味,还是   又到了七月,阳光火热、暑气正浓,也是各类水果集中上市的季节。 这个时候的水果不仅鲜甜多汁,营养也很丰富,是补水消暑、提振食欲的好选择。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7月有哪些“当季宝藏   如果说夏天有属于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 炎热的天气里,一杯冰镇的薄荷柠檬水,或是一块清凉的薄荷糖,都能瞬间赶走闷热,带来一丝沁人心脾的凉意。 社交平台上各种薄荷系列的饮品,

  • 人工智能与创造力pptx

    人工智能与创造力pptx

      01单击此处添加目录项标题02人工智能对创造力的影响03人工智能与创造力的关系04人工智能在创造力培养中的应用05人工智能与创造力的未来发展06人工智能与创造力的伦理和社会影响目录   人工智能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提高工作效率: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大量数据,提高创作效率提供灵感: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和灵感优化创作过程: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创作者优化创作过程,提高作品质量拓展创作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拓展创作领域,让创作者尝试更多可能性

  • AI 写作工具月产 16 本小说:人类作者的生存之战与破局之道

    AI 写作工具月产 16 本小说:人类作者的生存之战与破局之道

      在内容创作领域,AI 的 “进化” 速度令人瞠目结舌。一位 80 后女程序员转型 AI 写手,凭借 AI 写作工具实现了惊人的创作效率。她熟练运用 AI 的续写、扩写、润色功能,只需输入简单的故事框架和情节关键词,AI 便能在短时间内生成完整的故事片段。3 小时完成万字小说,半年内签约 16 本作品,这样的成绩放在传统创作模式下,几乎是天方夜谭。   她的创作流程极具代表性:先通过精准的指令,让 AI 生成多个不同风格、走向的情节段落,再像拼乐高一样将这些片段整合起来,形成故事初稿。随后,利用 AI 的语法检查、风格优化功能进行初步修改,最后由自己进行深度打磨,赋予作品独特的情感和灵魂。这种 “AI 生成 + 人工精修” 的模式,将原本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创作周期,压缩到了极致。

  • 人工智能引发历史学危机

    人工智能引发历史学危机

      最初,史学家让人工智能参与历史书写,我们以为这只是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的技术手段介入历史研究的又一个案例而已。历史经验证明,新技术对历史学的影响以正向的促进为主,史学家获取史料(如数据库)、分析史料(大数据算法)、研究成果的发布(虚拟仿真)等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是对史学实践积极的推动。从工具主义的角度出发,如同显微镜拓展科学家的视力一样,人工智能参与到历史书写的过程,是史学家脑力的延伸。顺着这个思路,人工智能引发史学危机的命题并不成立,就如声称“电脑写作引发史学危机”一样荒谬。信息传播与发布技术是历史学家的益友而不是敌人,史学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被技术取代。

  • ‹‹ 2953 2954 2955 2956 2957 2958 2959 2960 2961 2962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