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赵川东,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细文出席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主持开幕式与成果发布环节。 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上线了国内首个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和首个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精度”、提升学术传播“速度”、激发学术交流“热度”,促进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科学化、规范化、应用化发展。他强调,要立足中国、扎根实践,深耕学术研究之野;对话合作、协同共创,搭建学术交流之桥;交流互鉴,走向世界,拓宽学术传播之路,完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设施,引领数字文明时代的知识生产范式变革,携手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
-
根据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监管〔2023〕2号),为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坚持大科学教育观,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立足北京教育、科技、人才资源聚集的禀赋,结合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目标,围绕全员科学素养提升、科学家潜质培养、协同育人统一战线和家国情怀培育四大目标,统筹推进学校科学教育提质、创新人才发现培育、科学教师队伍能力提升、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科学教育资源集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六大行动,结合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
[摘要]对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挑战的理解不宜越出“教育”的边界,不能把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外部社会的挑战混同于对教育本身的挑战。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不是单向度的,其挑战对象既可能是现存教育的缺陷或弱点,也可能是教育理应奉行的理念、实现的目标、遵守的原则、采取的方式等。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挑战是一个“集合概念”,既包括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新挑战”,也包括人工智能时代之前便已存在的“旧挑战”之新延续(连续性挑战);既包括“颠覆性挑战”,也包括“非颠覆性挑战”。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并非无所不及。只要基于“智能”之本义去理解与使用人工智能概念,那么,并非人类、并无心灵的人工智能就无法挑战教育对心灵的滋养,无法取代教师担负滋养心灵这一首要教育职能。关于人工智能给“整个教育”带来颠覆性挑战的论断缺少学理基础与经验依据,在方法论上有以偏概全之嫌。讲究逻辑、尊重事实、客观审视、辩证分析乃是正确认识与把握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挑战所不可或缺的理性前提。
-
“树木年轮的一圈就代表一年吗?”“水杯杯壁边缘处的水位为什么比中间略高?”……生活中的小问题蕴含着科学大道理。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的关键时期。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2024年12月25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前瞻布局、科学谋划,以超常规举措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取得重要进展和关键突破,培养学生科技报国志向和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的有效模式加快形成。
-
(名师与大家更多着眼于学科思想与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而非简单的套路、刷题,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学科理解和思维能力) 最近王珏老师看到窦昕老师又开发了一套“豆伴匠”大语文课程(搜“豆伴匠”App),提供了大量文学素养、阅读、写作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赶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豆伴匠”。 (需要付费, 价格不便宜。不过请相信王珏老师:一定要相信名师的力量!如果能用钱能买到好东西,一定是超值的!)
-
日前,融通科技期刊数字化集群项目启动暨集群理事会成立大会在河北正定召开。融通科技期刊数字化集群是由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启动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B类集群项目。集群现有加盟刊物175种,其中高质量英文期刊15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1种。 会议聚焦“做大做强国内科技期刊出版平台,拓展高端学术交流阵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主题,吸引了全国科技期刊领域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和出版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绘中国科技期刊集群发展新蓝图。
-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要坚决纠正,并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在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中,强调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
该论文发表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显著影响力。据最新统计,已被引用超过80次,并因其突出的学术影响力和关注度,并成功入选ESI热点论文和ESI高被引论文。这标志着该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泛认可度。 据悉,《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该杂志的英文版SCPMA被SCI、EI、ADS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2024年影响因子达到7.5,位于Q1区,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物理大类1区TOP期刊。(本网记者)
-
作者:冯颜利(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为加强教育与科技的协同布局,把统筹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把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一起来看—— 2024年9月,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系统部署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今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我们要把学习习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纲要》各项任务举措,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 ‹‹ ‹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