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很多新的研究方向都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质,这也对传统的学科专业设置提出更高要求。 8月28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方案》)公布,对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方案》提出,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快速布局一批学科专业点;实施基础学科跃升行动,在一流学科培优行动中加大对基础学科支持力度;实施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孵化行动,布局建设一批示范性学科交叉中心;实施存量学科专业优化行动,对社会需求明显不足、培养质量下滑、办学条件不足的学科专业点进行预警并提出整改要求等。
-
-
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季,“保学校,还是保专业?” 这道经典难题都会摆在考生和家长面前。而在今年,天平似乎正悄然向 “保专业” 这一端倾斜,一些新趋势格外引人注目。 上海海关学院在多个省份的分数线大幅提高,其在广东提前批的部分专业录取线直逼中山大学的核心专业;在江苏,物理类投档最低分达 657 分,对应的位次超越了 2024 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的录取位次。 与此同时,军警校、师范院校以及优质职业院校的报考热度也在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高分考生主动放弃顶尖大学,转而选择了专业优先。这已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趋势。
-
央广网石家庄8月29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见习记者禹云飞)1个主场活动、7类主场系列主题活动、N场专项活动……8月28日,记者从2025年全国科普月河北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北省将于2025年9月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系列活动,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 “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主场系列活动采用‘1+7+N’基本框架,即1个主场活动+7类主场系列主题活动+N场专项活动,于9月13日至14日在雄安新区集中开展。”河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华世勃介绍,主场活动将采用“线验+线上互动+沉浸式科普+科技赋能”四位一体的模式,突出雄安新区在智慧城市、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技特色,打造具有未来感、科技感、实践感的省级全国科普月盛会。
-
教育科学》与《当代作家》杂志封面,成为本月文化焦点人物。这一跨界之举,不仅展现了胡艺影在艺术与文学领域的多元影响力,也为两大杂志增添了独特魅力。 胡艺影在音乐领域成就斐然,她师从二胡教育家蒋青教授、一代宗师刘明源大师、安如励教授等,演奏技巧娴熟,风格独特,足迹遍布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与等知名艺术家同台演出,其艺术造诣深受国内外观众认可。此外,她还担任全球中华港澳台艺术委员会会长、中国乐坛副理事长等多项职务,在推动文化交流与艺术教育方面贡献卓越。
-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确定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教监管厅函〔 近年来,昌吉市严格落实教育部《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要求,紧密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目标任务,根据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统筹规划昌吉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聚焦“课程提质、师资强基、资源融合”三大工程,在全市教育系统推进课内外科学教育一体化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责、社会协同”的科学教育新格局,着力提升全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在青少年的心中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
-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白宏太 胡静雯 记者 刘盾)近日,2025南国书香节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启幕,《教师培训学概论》首发式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也在当天举行。《教师培训学概论》首发式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由南方传媒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广东教育出版社课程教学研究杂志社、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承办。 “《教师培训学概论》的出版,是华南师大教师教育建设成果的智慧积淀和系统总结,对于推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对于全省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和指导价值。”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璧亮希望,教育专家学者能聚焦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广东的教育强省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形成高水平、可推广应用的研讨成果。
-
2025年8月20日下午2点,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2025“艺术东京·翰墨传承”青少年国际书画展。2025年为中日韩文化交流年,为推动中日两国青少年的文化艺术交流,由全日本华人文联和中国学术出版社联合主办,《日本书法》杂志社、东京学艺大学书道教学研究会、山东省文化艺术教育研究会、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为联合学术指导单位,邀请专家学者担任评委,从投稿参展作品中遴选出200多件大、中、小学生精心创作的绘画类和书法类优秀作品,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集中展出,笔墨交流,切磋砥砺。来自中日两国文化艺术界的艺术家和部分参展获奖作者出席开幕式活动。
-
2024年12月13日至14日,“议题为本的科学教育”2024年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术年会在京召开。本次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联盟(AISL)、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李晓辉名校长工作室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承办,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环境教育》杂志社、科大讯飞有限公司予以支持。会议共设13个大会主旨报告和6个分论坛,围绕议题为本的科学教育改革,共议科学课程建设、科学教学研究、教学案例研发和科学教育评价改革这四大主题。来自国内外的24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SSI-L)”项目合作校代表、项目学科指导专家,校长和优秀教师等专业人士共同参会。
-
每日新闻 1、每日新闻通常指的是每天定期发布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指那些以日报形式出版的报纸所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对“每日新闻”的详细解释:定期发布:每日新闻意味着新闻内容是每天定时更新的,确保读者能够获取到最新、最及时的信息。日报形式:这类新闻通常以日报的出版形式存在,如早刊和晚刊,分别满足读者在不同时间段获取新闻的需求。2、是正规的。实时更新:每日新闻网每天都会更新大量的新闻,让你随时随地了解世界的最新动态。多元化的新闻来源:每日新闻网汇集了全球各地的新闻,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娱乐等各个领域,满足多元化阅读需求。
-
近日,“教育部劳动教育1+X证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中国少年军校联盟总部基地隆重举行。来自教育部相关专委会、政府部门、企业、教育机构的多位领导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关乎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时刻,标志着集“科技、实践、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劳动教育创新平台正式落地。 仪式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唱中拉开帷幕。随后,活动主办方介绍了出席仪式的主要领导和来宾,他们的到来不仅体现了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更为基地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
- ‹‹ ‹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 ››

